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当前,我国有7000多万户小微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贡献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65%左右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因此,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阻碍了小微企业发展,对我国顺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金融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三个不低于”要求得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仍有相当多的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贷款,而且获得贷款的实际年利率普遍偏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其实一直以来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市场因素。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创业期无盈利、发展前景不确定等特点,导致其信用度较低、投资风险较大,因而投资者不愿意把资金投向小微企业。此外,虚拟经济投资收益大等也是引起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市场因素。二是金融体制因素。目前的金融体制使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提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仍然面临着“玻璃门”“弹簧门”。这些因素导致一方面商业银行、大型企业、部分上市公司和民间拥有大量闲置资金却缺乏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存在较大资金缺口,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短期激励政策,比如减免税费、定向降准等,也可以用行政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放贷。但着眼长远发展来看,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相对于政策的制定、颁布及执行所需时间周期长,而当前那些有迫切资金需求及问题的小微企业其融资问题还是急需解决的。
当前帝友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推出的小微企业融资系统将有效地解决企业所面对的融资问题。系统拥有一套制度支持体系,通过对小微企业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遵循一般经济规律和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评、增信、坏账管理制度;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资产处置、流通,从而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化、精准化、规范化。这是一款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系统,在贷款规模、信贷审批规程、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有效的制约与管理。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让小微企业能够获得可靠的资金来源,获得成本相对更低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