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除了网贷行业在不断的调整、发生变化之外,消费金融这些年也在发展的路上发生了不少的变局。从2017年开始,围绕现金贷、网络小贷、以及P2P平台一系列新规的出台,以及收紧ABS发行、规范助贷模式等因素的叠加都让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不少新的变数。
1、线上流量红利消逝,线上线下成本趋同
一直以来,获客成本都是影响消费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2015年,一大批公司发力线上市场,这也顺应了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爆发的趋势。但是眼下,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消逝,除了少数互联网巨头,线上、线下成本已有了逐渐趋同的趋势。
2、资金成本逐步抬升,ABS发行规模锐减
在去杠杆的大趋势下,2018年整个金融行业流动性的紧缩给消费金融平台的资金供给带来了很大压力。其中一个标志便是ABS发行规模的锐减,CNABS数据显示,2018年度个人消费ABS发行规模不足2017年的6成。
3、参与各方重新洗牌,多方协作成为共识
成本的上升、不良的爆发让一批能力较弱的参与者逐渐退出了市场,而与此同时,以美团、滴滴、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一代流量巨头则加速变现,开始分食消费金融的市场红利。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还在于,消费金融场景方、资金方、技术方多方协作的商业模式日渐成熟。这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消费金融的业务链条,也再一次重构了市场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巨头的触角正在从单纯的金融科技的输出转向整个产业互联网的升级,因此很多布局越来越倾向于大场景、深入整个产业链,之前我们聊起过的交通出行领域、小微物流领域都是很好的例子。
在这个仍然在高速增长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上,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小贷、担保公司等等,以及一些互联网流量平台们,对于金融科技服务始终有着旺盛的需求。随着这种协作模式在合规层面和商业模式方面的不断成熟,或许将为更多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市场也将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潮。
帝友坚持打造完整消费金融产品线,可弥补单一的传统金融方式,满足超前消费需求。其推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系统是一款集电商金融、定制风控模型、资金结算、智能催收、自动额度匹配等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系统,涵盖信贷、小额极速申请、线上大额贷等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系统结合大数据征信对接多维度数据源、个人信用认证、量化评级等手段实现快速自动化审批,灵活配置风控模型,降低风控成本,提升审批效率,减少坏账发生率。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